聊聊我的使用者研究經驗,還有最近的酷發現!
最近剛好被邀請參與兩場用戶訪談,不僅勾起了我對使用者研究工作的回憶,也讓我回顧了這份工作對產品開發的重要影響。
於是,我決定在這篇文章中,跟大家聊聊我的使用者研究經驗,也分享在這過程中發現的好用工具,或許能幫助大家在使用者研究的過程中更得心應手~
我的使用者研究旅程
我剛進入線上影音平台軟體公司時,就是擔任使用者經驗研究員,負責產品上線前的使用者研究。
隨著職涯發展,我到了另外一間線上教育軟體公司,擔任資深產品經理。但這間公司其實並沒有專門的「使用者研究員」的職位,所以用戶研究這個工作,變成是PM跟UI/UX設計師去規劃,並且執行。
如果大家有上求職網站去看產品經理職缺描述的話,我相信蠻多公司都會要求產品經理要會懂得怎麼搜集用戶需求、做使用者研究。
所以,即使公司沒有專職的使用者經驗研究員,產品經理也應該具備基本的使用者研究知識,甚至是要知道怎麼去規劃跟執行。
軟體公司常做的研究類型
在軟體公司的產品開發過程中,使用者研究通常扮演著關鍵角色。根據我的經驗,分成量化研究和質化訪談:
量化研究
量化研究通常透過數據收集,幫助我們了解用戶的行為模式與市場趨勢
- 使用行為問卷:調查用戶對特定功能或服務的使用習慣,像是使用頻率或喜好。
- 品牌知名度調查:了解目標用戶對品牌的認知度與印象。
- 價格測試:目的是找出最符合市場需求的定價策略。
質化訪談
質化訪談更注重深度探索,挖掘用戶的需求與痛點,了解背後的原因。
- 焦點團體訪談:邀請多位用戶參與,討論他們對產品的感受與建議。
- 1對1用戶行為訪談:與單一用戶深度交流,了解他們的實際使用情境與挑戰。
- 1對1易用性測試:讓用戶操作產品,測試介面的易用性,並收集即時回饋。
完整的使用者研究流程
根據我的經驗,一場完整的使用者研究專案,通常會經歷以下幾個步驟:
1. 釐清研究目標與選擇研究方法
在開始之前,首先需要回答幾個關鍵問題:
- 我們要解決什麼問題?
- 這次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用戶需求,還是驗證某項功能設計的可行性?
並且根據研究目標,選擇適合的方式:
- 如果需要大樣本的數據支持,可以選擇量化研究。
- 如果需要深入挖掘用戶需求,則適合進行質化訪談。
2. 設定受訪者條件
研究的成功與否,很大程度取決於受訪者的選擇是否符合目標用戶特徵。例如:
- 年齡區間、地區分佈、使用產品的頻率等。
- 有時候還需要對照組,例如:未續訂的用戶,來比較不同用戶群體的行為差異。
3. 設計問卷與訪綱
- 過濾問卷:用於篩選符合條件的受訪者。
- 正式問卷:若是量化研究,會需要設計各種問題(單選、複選、開放題)跟與其對應的選項。
- 訪綱:如果是質化訪談,需提前設計好訪問大綱,確保不遺漏關鍵問題。
4. 準備測試文件與工具
- 測試文件:撰寫清楚的指引,幫助研究者掌控測試流程,例如測試目標、步驟、受訪者操作的具體任務等。
- Prototype:Prototype 可以是低保真(手繪稿)或高保真(數位互動模型),依研究目標而定。
- 錄音錄影設備與軟體:用來錄用戶操作軟體時的螢幕畫面、或是錄用戶臉上的反應表情。線上會議可用Google Meet/Zoom軟體錄製,線下會議可用手機或是專業錄影設備拍攝。
- 受訪者贈品(Incentive):用來增加受訪者參與意願,例如禮品卡、現金獎勵或產品折扣。
5. 招募受訪者
招募受訪者的方式有多種:
- 早期可以委託市調公司協助尋找符合條件的人群。
- 當公司產品已經上線時,可以從會員庫中篩選條件符合的用戶,再發Mail邀請他們參與。
6. 進行訪談或測試
- 訪談過程中,注意傾聽用戶的真實想法,記錄下關鍵資訊。
7. 整理資料與制定Action Plan
訪談或測試結束後,將資料整理成報告,並根據結果提出具體的改善建議。例如:
- 如果用戶在某個功能上操作卡住,可以考慮簡化流程或改進介面設計。
- 根據價格測試結果,調整訂閱方案的價格範圍。
新時代的研究工具:用AI提升效率
使用者研究的過程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精力,但隨著AI工具的進步,很多繁瑣的工作可以交給科技完成。以下是我推薦的幾款實用工具:
AI會議記錄與摘要工具
- 線上訪談,可以使用 SeaMeet(支援Google Meet)或Zoom內建AI功能紀錄訪談逐字稿,還可以用AI做摘要。
- 線下/實體的訪談,可以用錄音筆/手機錄音後,利用語音轉文字軟體生成逐字稿,再透過 ChatGPT 幫忙生成摘要。
易用性測試工具
最近我參與到的一場易用性訪談中,看到訪談方是用Maze這個軟體,他們把Figma Prototype匯進去後,設定不同的任務給我們受訪者用。
身為受訪者我會覺得軟體介面上有一步一步指引,說明很清楚,覺得整體受訪的感覺也蠻棒的~(再次謝謝用心的團隊)
事後我也研究了一下Maze,它有各種量化數據的分析,如:完成率、點擊率、停留時間,也有熱點圖分析。可以幫助團隊更快做決策,也推薦大家可以試試看~
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幫助你更了解「使用者研究」這個主題,未來若要規劃就更有方向~
如果你在軟體PM工作上有任何問題,或是在轉職軟體PM、履歷撰寫、面試考題準備…等覺得有困難,隨時可以來找我,預約線上 1 對 1 諮詢,讓我們一起探討解決方法!